Sales Mgmt
经销商  销售管理  终端  
白酒终端精耕的秘诀都在这里
author:徐嘉锴  Reading quantity:2832  Released in 2943 days ago
一般的市场结构分为三级,总代理、二级分销、三级分销(部分终端直供),但是要涉及三级下游的小客户,企业的成本与风险无限放大。

终端现象

大大小小的公司一窝蜂地涌入终端,千军万马,硝烟弥漫。

于是终端门槛越筑越高,千篇一律地开始收起进场费、展示费、陈列费、管理费、促销费、门店开业周年庆典费、门店老板/老板娘的生日礼品费……不胜枚举。快速消费品企业又一次把自己埋进无底的费用死腹。就我了解的情况是,酒类企业在终端的费用占全部营销费用的近一半。很多企业甚至削减了硬性广告费用,如品牌宣传、公关宣传、公益宣传等费用,将其中的资源抽去支撑终端高昂的费用。

这种“大终端”的结果,会有产品很畅销的暂时现象,但是绝不会有持续力。同时,这一策略将造成价格混乱、窜货不断,最终全线崩溃。


拼终端,南辕北辙

我较为熟知的某酒业企业,在一位酒业策划高手“速效营销”理论的指导下,2010年开始向终端发力,意图全面建立终端阵地,覆盖率要达到99%,动销率、占有率要达到90%。

在湖南市场,第一季度的发货量是上年全年的40%,“速爆”的发货量立刻模糊了这家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在炎炎夏季继续往终端压货,确保递增幅度。最后,在中秋节旺季市场来临时,渠道堵塞。由于政策性提货奖励补贴太多,终端价格崩溃,不仅仅一片退货,而且价格跌入低谷。一个好的品牌仅半年时间就毁于一旦。

回放一下这家公司的历程,概括起来,主要是几个“增”字。

第一是增人。大力招聘,一时间队伍增加了3倍,由原来的40人猛增到160人左右。由于队伍快速膨胀,所招聘的人员良莠不齐,几乎是临时拼凑,这种队伍的作战能力与对企业的文化的理解以及忠诚度可想而知。最后不仅携走巨额货款,还有部分人因为待遇问题把企业告上劳动仲裁法庭,企业十分被动和无奈。

第二是增客户。以长沙为例,本来只有一个客户,最后增加到8家客户,结果互相窜货,打得不可开交。其中几个客户为了市场区域还大打出手,形成群殴。最后,8家客户有7家退货。其中3家客户将企业告上法庭,企业还受到被媒体曝光的威胁。客户提货后就要求兑现政策,尽管产品都囤积在客户仓库,原来说好要待全部消化之后再进行奖励,但是客户认为自己被企业欺诈。

第三是增终端,要覆盖率。之前在长沙的终端客户约为3000家左右,通过速效运作后,增加到14000家。之前产品在长沙覆盖率为55%左右,动销达到75%左右,在小瓶酒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2%左右。通过快速抢占终端,产品覆盖率猛增到90%左右。结果呢?几百家终端门店老板向这家企业的后台集团老板联名投诉,企业焦头烂额。

第四是销量猛增。销量是伴随终端客户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实际上这家企业在做销量时是立体的运作,第一层是总代理,第二层是区域代理,第三层是分销商,第四层是局部小分销,第五层是终端门店。五层运作模式看似滴水不漏,立体交叉,实际上是由于有配送政策。可是政策力度不同,最后导致了层层破堤穿底的结局。

四个“增”字,耗尽了这家企业的元气。五级渠道争端形成五支利箭,终于刺穿了自己苦心经营几年的网络体系。 上半年的最后结局是:发货增幅很大,但是费用接近发货总额的73%。投诉客户(含终端门店)达到460家。更甚的是,退货率高达50%——政策兑现了,产品又退回来了,企业损失惨重。据了解,这家企业最后损失680万元。

现在简单来看,一个关键问题是决策失误:一是没有考虑自己的管理能力;二是忽祝战略,过于重视短期战术;三是过于听信策划大师。


谁是你的终端

十年前提到“终端”这个词,当时的理解就是和消费者接触的环节。我认为,抓到消费者是很关键的。2000年,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在北京提到“1:1”的营销观点,我很赞同。关键是这个1对1服务是有细分的,而不是笼统的。

首先,不同的行业对1:1有不同的理解。耐用品,如汽车,必须直接面对每一个消费者。所以,很多企业建立会员俱乐部,组建了庞大的会员服务机构。家电也是这样。

再比如,网络服务结构也是1:1的,如携程网就是会员服务模式,只要一个电话,对方无论是谁都可以叫得出你的名字,然后问你需要订酒店还是机票。1对1的服务实际上就是一种速度服务,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快速完成信息沟通,达成服务目的。我也认为未来的商业服务一定是1对1的模型。

其次,快消品1对1服务也是必需的。但是,快消品的那个1是不是就是消费者呢?很多人认为,快消品也可以实现直接对消费者的服务。我认为也是对的,当你能做到,你为什么不去做呢?过去有一种直接送奶上门的服务,每天准时把牛奶送到你的家门口。这是1对1家庭的服务,在区域范围下的一种服务。

如果跨区域呢?跨地域或者省域呢?这是很难做到的。那么,酒水应该怎么去设计自己的1对1服务模式?酒水商的那个1是否就是直接消费者呢?

以长沙为例,一个小酒品牌,计划在长沙实现360万支的销售,除去1×10的重复消费因素外,还需要有72万消费者。考虑到重复消费因素,再减去一半,还有36万消费者。我们需要怎么的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与这36万个消费者1对1呢?

所以,我的观点是:快消品的那个1不是直接消费者,而是间接消费者。如终端卖场,中小超市、士多店,餐馆、排档等。快消品要抓住的就是这些终端。

高价值快消品,如高档名烟名酒,如年份茅台酒、年份五粮液等,是可以做到1对1服务的。因为价值本身需要把控少数消费者的资源。

还有特定形式的集团购买,包括消费者一次性多购的消费形式,如包席消费等,也需要做到1对1服务。某品牌白酒在广州市场全面开发包席消费,控制了广州60%的婚宴消费市场,旗下业务员主要围绕包席消费,收集消费者信息,大力开发婚宴市场,效果非常显著。

所以,酒类产品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终端,千万不要盲目去血拼终端,浪费巨大的钱财。


如何终端运作

之所以要求分析自己的终端,目的在于控制自己的资源,确保资源用在关键的地方。

有些企业认为,把一个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我自己送达,一是简单,时间快,二是能避免过程出现变异,例如政策被拦截等等。

这些想法是对的。但是,过多配置人员,市场战线拉长,管理需要紧密跟进,这些问题你能应付得了吗?

同时,这样做的人力资源成本很高。包括人员本身的待遇、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等等,对企业是很大的挑战。

很多快消品企业开始悄悄削减自己的队伍,把部分员工托管给代理商。这种情况下,人员直达终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那么如何完成终端建设呢?

一个定位为大众消费的酒水企业可以这样去思考、设计自己的终端:

1、同步细分利润与渠道链。

也就是合理测算自己的利润空间,再根据这个空间设计自己的渠道分级。 例如有一个容量为120mi的小酒,终端零售价格为7元/支,一般餐饮价格为8元/支。这个酒的总代理供货价为120元/件(1×24),分销价为133元/件,二级分销144元/件,三级分销价为156元/件,这样产生了13元/总代理、11元/分销、1l元/三级分销(或直达终端卖场)的利润空间,这是较为合理的。

这时管理重点应该是直达三级分销以及三级分销直供的终端渠道。切忌去关注三级分销下游衍生的一系列更小的客户,或者试图为他们服务。

2、规范服务项目。

一般来说,企业认为帮助客户就是要帮助他们卖货。很多企业主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员工直接对客户的仓库负责。

这个认识对不对?

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企业是在培养客户的惰性。经常有企业提议要给客户“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务,其实是错误的。你把客户的工作都做了,客户去做什么呢?企业做企业的事情,客户做客户的事情,这是一种规则。企业的核心应该是放在品牌宣传、价格管理、产品推介、渠道管理四个方面,简言之就是选好客户,选好产品、做好宣传、防止窜货、做好推广,市场检查。

一般的市场结构分为三级,总代理,二级分销、三级分销(部分终端直供),但是要涉及三级下游的小客户,企业的成本与风险无限放大。

某品牌小酒在长沙市场的渠道结构是:1家总代理,20家二级分销,200家以上的三级分销,2000家以上的下游零散客户。

这个企业的着力点应该是锁定二级分销商,辐射三级分销商。重点推动三级客户发挥自己做市场的功能,因为三级分销商的区域范围更小,他们直接面对终端门店,发动他们等于发动了最前沿的10倍市场。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无论二级分销还是三级分销,都必须具备自己操作市场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向企业提供仓库的物流商。而企业的服务必须遵循原则,不要试图去做保姆,避免造成鞭长莫及的市场短板。

3、培训各级渠道明白自己的分销职责。

有谁不愿意坐享其成?我们很多客户只知道打款发货,然后什么事情都不管不问,自己麻将照打,假日照玩,一看到仓库里堆积的产品,就会大喊大叫,叫来企业的销售经理,劈头盖脸一顿怒骂,然后动辄要求退货。

这是因为客户本来就不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所以,我提出在决定一个代理商之前,需要进行责任培训,让他明白自己在这个环节上应该做什么。你能接受并做到,我们就签约。做不到,不管你能发多少货,我们都不要。企业保姆式服务本质上就是 “大包大揽”,这是营销成本急剧上升的关键因素。

4、建立样板式终端阵地。

所谓样板就是统一的店面风格,统一的陈列,统一的促销模式,统一的宣传物料,统一的视觉外观。企业推动下游客户做好自己范围内的市场覆盖率、及时配送。价格统一等方面的工作,是不是就可以不顾终端阵地建设了?企业还有一个关键的工作,就是终端样板建设。样板建设,包括样板街批商、样板街道、样板店、样板橱柜等等,建立一些样板,在局部起到示范效应,对引导末端客户去仿造终端和拉动消费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来源:《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小甲有话说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各位酒企掌门人看着一张张提案PPT的时候,他们心潮澎湃好像PPT不是展望而是回顾发生在自己企业身上的奇迹一样。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我们现在的酒企酒商往往在寻求各种破局的良方,殊不知你看到的却只是战略层面而不是战术。营销战略为你绘制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而到了你手里玩起来却总不是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小甲认为所有的痛点和难点都归结于管理能力。回到原文中的“4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口号天天喊,但到真将人/客/店/量带起来时,企业往往会发现,管理能力跟不上了。此时摆在老板面前就是2条路,少管或者不管。其实,小甲认为老板这时候应该去挖掘企业应该管什么和不应该管什么。


人员 - 大可交由经销商进行管理,企业只需要进行业务技巧的培训即可,此时的企业更多像是教练,帮助经销商把员工的能力提上去,形成三赢的局面。

客户 - 企业义不容辞,但是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布局并且对客户素质进行严格的筛选。进货量很大却终端数寥寥无几的“经销商”直接踢出局,万不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终端 - 选择性管理,更加偏向营销层面的管理。对于终端的类型和消费特点进行科学归类,并结合各阶段不同营销主题进行搭配执行,直指消费者的口袋。

销量 - 这个不可不管,但是需要与经销商进行有效分工。要压货,但是不要压死货。通过有效的营销活动和经销商的人员管理,掌握终端的动销情况该压多少,该销多少,自然会摆在老板的面前。有销量没有动销,接下来会产生的苦果大家不言自明。




Keyword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仓储管理
ORP

IEM

ORP + Consultancy = Profit Partner

Subscribe your e-magazine.

Please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to request for the latest product update. In addition, you can also access exclusive case study, solutions and the latest news on off-line activities.

Subscribe

* We respect personal privacy and will not share any personal information with any third party.

Contact us

Should you have any query or sugges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We will try to find you a right solution.

Customer service number

400-883-2991

©2016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and IEM are th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Forces Beyond Interactive Co., Ltd.

京ICP备08008408 京公网安备110105006913

We care about user safety and privacy. The website will use cookie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即刻联系拨打
400-883-2991
了解系统案例详情,也可留下您的企业信息,由爱盈利专业顾问为您定制服务。
确认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