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突然发出上面的感叹?
国庆节后参加某企业销售会议,公司有一个负责试错的【模式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探索费用率上限。
【费用率上限】这个词,或许别人没感觉,但一下就打动了我。因为与我一贯的营销思想不谋而合。
营销成功,一定要有【前置性投入】。就是还没有销量时就要提前投入。
当然,这里所指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员、政策、传播等,是泛指的投入。
我有一个比喻,前置性投入就是填坑,把坑填平了,销量就出来了,而且是规模化的销量。
怎么进行前置性投入,可以看出营销的专业性。
有两种比较典型的做法:一种叫【添油战术】,另一种叫【赌博战术】。
普通企业的做法是【添油战术】,投一点,试试看,不行再投一点。
都知道【添油战术】是营销大忌,但多数企业还在这么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知道费用率上限;二是对营销方法没信心。【添油战术】是不得已而为之。
【添油战术】花钱并不少,而且比正常还要多得多。一般来说,投入是市场倒逼出来的。当销量下滑时,为了保销量,就必须不断【添油】。
另一种做法是【赌博战术】,砸一大笔钱,看能否砸出效果。比如,投放广告的企业,很多就类似这种。
【赌博战术】成功了就是奇迹,但多半没成功。没成功便销声匿迹。
即便创造了奇迹,也会发现奇迹很难再现。
前置性投入,投入多少资源?什么时候投?这是可以试出来的。
1999 年,在双汇开卖场店时,老板万隆教会我一个逻辑:第一个试验店,【只计成功,不计成本】;从第二个试验店开始,就要【既计成功,又计成本】。
【只计成功,不计成本】。就是费用没上限,但要验证模式是否成立。
【既计成功,又计成本】。就是探索经济合理的可复制模式。
找到【费用率上限】,然后放心大胆地投,然后一次把坑填平,这是最经济的方法。
费用率上限找到了,是否就是一次性把资源砸进去呢?
当然不是。一个市场成功,一定有路径、节奏。即便砸钱,也是分步砸,因为时间是市场运作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节奏地花钱,也是赌博战术的表现。
分步砸钱,与添油战术不是一回事。一个是心中没底,另一个是信心十足。
比如,我在某公司市场节奏上的三个临界点:第一个临界点是经销商的盈亏平衡点;第二个点是经销商满意盈利临界点;第三个是经销商把企业当主导的临界点。
三个临界点对应的是不同的厂商关系:第一个临界点以下,厂商关系是 “推不动” ;第二个临界点以下,厂商关系是 “推一推,动一动” ;达到了第三个临界点,厂商关系就变成了 “不推也动” 。
上述三个临界点,对应的是营销节奏。与营销节奏对应的就是资源投入。
一次把坑填平,还有一个填平周期。就是市场运营达到临界点的时间。
如同把一锅水烧开,自然小锅水烧开更快,或者说,周期更短。
先烧一小锅水,获取信心,获得临界点;还是先烧一大锅水,获取势能。历来有争议,两种思路都有成功者。
对于资源有限的企业来说。先填平一个小坑。获取信心后,再逐步填大坑,是更稳妥的办法。
传统营销时代,填平一个县级市场,周期可以不超过一年。填平一个省会市场,至少需要三年。
时间越长,煎熬越大。最难熬的是不确定的等待。
互联网介入营销,把填坑的周期拉短了,但填坑的前置性投入并没有减少。
【前置性投入】,那么谁来投呢?
很多人想当然地说,当然是厂家投入啊。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企业有两种发展逻辑:一种是资本积累;另一种是资本的聚集。
资本的积累,就是滚动式发展。利润是未来的成本,边赚钱边投入。
资本的聚集,就是利用别人的钱发展,资本为我所用。
两种模式,取决于能否形成势能。只要有势能,资本就能快速集中。
一次把坑填平,其实也是聚集势能。势能是什么?势能是信心。敢于做【前置性投入】,本身就是信心。
没有信心的时候,当然是厂家投入。当有了信心,谁投入,谁受益,那么,投入就不一定是厂家了,而是整合渠道环节的投入。
关注我们
爱盈利
系统 + 服务 = 您的盈利合伙人
订阅电子期刊
请在下方输入您的邮箱地址,订阅邮件查看最新产品动态。此外,还可独家访问案例研究,解决方案及线下活动的最新消息。
* 我们尊重个人隐私并不会与任何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
©2016 魔利互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魔利互通和爱盈利为魔利互通(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京ICP备08008408 京公网安备110105006913
我们关心用户的安全和隐私,本站点会使用Cookie以提升用户体验。